深圳市凯茉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凯茉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

News

帧率和曝光时间到底啥关系?

来源:深圳市凯茉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5-09-12

在现代工业自动化、机器视觉、科研实验、交通监控、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,工业相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“电子眼”。它们的任务就是在各种高速、精密的环境中“看清楚”“拍清楚”“识别准”。

说到“看清楚”,两个核心参数必须登场:帧率(Frame Rate)和曝光时间(Exposure Time)!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跷跷板——调高一个,另一个往往就得让步。那么,它们到底是什么?如何影响图像质量?之间到底有什么讲究?

一、什么是帧率和曝光时间?

● 帧率(FPS)

帧率指的是工业相机每秒钟拍摄的图像帧数。比如 30fps 就表示相机每秒能拍下 30 张图片。帧率越高,画面就越流畅,特别适合用来拍高速运动的物体,比如流水线上的零件检测、交通抓拍等。

640.webp.png

优点: 流畅、实时性好缺点: 帧率越高,每帧“分得的时间”就越少,对亮度有一定挑战。

● 曝光时间(快门时间)

曝光时间是指相机感光器件接收光线的时间长度。时间越长,进光量越多,图像越明亮;反之,则较暗。

优点: 图像亮、细节丰富缺点: 曝光太久,移动物体容易糊(运动模糊),且帧率会受限。

 

二、帧率与曝光的关系:你高我低,彼此拉锯

帧率和曝光时间的关系,简单来说就是一场“时间争夺战”。

可以参考这样一个近似公式:

1.jpg

例如:

如果你想要 50 fps 的帧率,那么曝光时间就必须小于或等于 20,000 微秒(20ms);

如果你设置曝光时间为 50,000 微秒,那你最多只能跑到 20 fps。

这样来看,帧率高意味着“每张图能曝光的时间少”,而曝光时间长就限制了“每秒能拍几张图”。

 

三、理论 vs 实际:别被公式骗了!

虽然上面的计算公式很直观,但它只是一个理想化模型。实际上,相机的帧率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,比如:

图像传输接口带宽(USB3.0, GigE, CameraLink等)

图像尺寸(是全画幅采集还是裁剪区域)

数据读出时间

主控软件的处理能力

因此,在做项目时,建议参考相机的实际规格手册或通过软件实测为准,不要一味盯着理论计算。

 

四、实际案例:来点简单的计算感受一下

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假设:

相机支持最大帧率为 53 fps

使用全画幅图像

根据计算公式:

 2.jpg

如果你设置曝光为 50,000 微秒,再来算算:

3.png

这说明,曝光越长,帧率就越低。反之亦然。这是一个硬规则,基本逃不掉。

五、帧率 vs 曝光,遇到亮度不足怎么办?

好,现在问题来了:

“我想维持高帧率,可图像就是太暗了,咋整?”

别急,这时候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“挽救光明”:

1. 提高增益(Gain)

适当提升相机增益,可以增加图像亮度,但小心!增益太高 = 图像噪声太多,可能会导致画面颗粒感强。所以需要在亮度与噪声之间找平衡点。

2. 调整镜头光圈

看看你的镜头,是否可以调整光圈?光圈开大一点,相机的进光量自然增多。当然,有些镜头是定光圈的,那你可以考虑更换同焦距、光圈更大的镜头。

3. 加强外部光源

别小看光源!一个强有力的机器视觉光源,甚至比一台好相机还重要。可以尝试:

增加光源功率;

使用频闪光源;

采用更适合场景的灯型(如环形光、条形光、面光源等);

记住一句话:“光源亮了,一切都亮了”。

 

六、小结:找到你的平衡点!

帧率和曝光时间,是工业相机设置中最重要的一对参数。一动一静,互相制衡,决定了你拍到的是“快又糊”,还是“慢又亮”。

如果你更看重实时性,优先考虑帧率; 如果你更关注图像清晰度和亮度,适当拉长曝光;如果你两者都想要,那就从增益、镜头、光源等方面入手优化!

相关资讯

专业工程师

24小时在线服务提交需求快速为您定制解决方案

13798538021